|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作为徐浦中医院妇科肿瘤专家,程航主任医师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子宫肌瘤患者,她将通过本文带大家深入了解这一常见妇科疾病。 病因分析 子宫肌瘤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年龄增长、身体肥胖、口服避孕药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子宫肌瘤的发病中占据一定地位。部分子宫肌瘤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基因异常会增加发病风险。这类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肌瘤的发展情况,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激素分泌变得不稳定,增加了子宫肌瘤形成的风险。年龄因素导致的子宫肌瘤通常需要在医生的操作下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等介入治疗。 身体肥胖:脂肪组织能够产生雌激素,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刺激肌瘤的生长。肥胖女性应加强体育锻炼,如慢跑、快走、跳跃等,加快身体代谢速度,促进脂肪燃烧,从而降低子宫肌瘤的发病风险。 口服避孕药:长期口服避孕药也会影响体内激素平衡,增加患子宫肌瘤的风险。避孕药中的激素成分会干扰雌孕激素的正常分泌,促进肌瘤的形成。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观察肌瘤的生长速度,并在必要时停止服用避孕药。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病后容易造成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影响雌孕激素的正常分泌,从而促进肌瘤的形成。对于这类患者,可在医生操作下进行肌瘤切除术治疗,同时遵医嘱服用戊酸雌二醇片、地屈孕酮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药物,以调节激素水平,缓解症状。 展开剩余52%临床表现 多数子宫肌瘤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盆腔检查或超声检查时偶被发现。临床常见症状包括: 月经异常:子宫肌瘤会导致子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出血过多,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症状。 腹部肿块:当肌瘤逐渐增大,可在腹部触及肿块。尤其是在清晨空腹、膀胱充盈时更易摸到。 白带增多: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腺体分泌增多,导致白带增多。若合并感染,还会出现脓性白带。 压迫症状:肌瘤较大时,压迫盆腔组织和神经,引起下腹坠胀、腰酸背痛;压迫膀胱时可出现尿频或尿潴留;压迫直肠可出现里急后重、便秘等症状。 其他症状:包括腹痛、不孕、贫血等。治疗方法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通常包括观察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和激光治疗等。 观察治疗:对于无明显症状或轻度症状的子宫肌瘤,可以选择观察治疗,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肿瘤的大小和生长情况。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米非司酮等,可以调节激素水平,减少子宫肌瘤的生长速度,缓解症状。 介入治疗:适用于较大的子宫肌瘤或症状明显的患者,常见的介入治疗包括子宫动脉导管栓塞等,通过堵塞肿瘤的血液供应,使肿瘤缩小或消失。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的子宫肌瘤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等。手术可以完全切除肿瘤,但可能会对生育能力产生影响。 激光治疗:适用于较小的子宫肌瘤,激光可以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破坏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的效果。健康指导 程航主任医师提醒,患病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同时定期复查妇科超声,监测肌瘤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合理的生活方式,大多数子宫肌瘤患者都能获得良好的预后。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对子宫肌瘤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和治疗。如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 发布于:上海市 |
